中国记者节丨此时镜头转向我们自己
作者:365bet网址 发布时间:2025-11-10 10:24
647368ab-76e6-42fe-a281-cb592b18cc8a.png今天是农历二十六号大年初一。我们把镜头转向自己,讲述路上分享新闻的热情和坚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记者还有更多话要说。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看代表作)“这次采访让我恍然大悟。”今年的两届,我们都以“3月8日”国际妇女节作为开场。结合我收集到的许多网友关于女性成长的信息,我采访了中国方法论咨询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孟曼。在20分钟的交流中,他的分享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思考。谈及焦虑的成长,他直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最重要的。不必羡慕女孩子的青春,不必羡慕老人的闲适。专注于当下,成为现阶段最好的自己就足够了。她还分享了冰心的fa最爱的对联“世事变,心定,海山飞在心”,作为寄语给每一个女人。作为一名女记者,这次采访让我恍然大悟。希望这句座右铭能够打消更多女性的困惑,让大家有成长的信心。 ——时事部记者静,“上热搜发现你了。”今年武汉的夏天对我来说特别“热”。 2025年7月16日的武汉渡江节,完成了当天的报道和拍摄。我收拾好设备,准备启程回程剪辑,剪辑师传来提示:武汉发布2025年首次高温红色预警,已通报。和姐姐一起在外地实习,我接起了这个话题,迅速整理了自己的想法:订购体温计、查看预警信息、打磨口播剧本、选择现场点位,站在电报点的武汉街头。下午一点,大地炙热的时刻。中午外面热浪袭人,相机因温度过高而失灵。切换到手机拍摄两次触发“过温保护”。我们拿着一瓶冰水对着手机降温,最终完成了空间里流汗的场景。拍摄完成后,同事们就开始进行后期制作,从剪辑到发短信,一气呵成。视频刚发布的时候我还在出汗。这是我第一次出现在新闻中。没想到人气越来越高。评论区充斥着“努力工作”、“注意防暑”的留言。同行朋友们也纷纷留言鼓励和关心。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位许久未联系的老同学私信说:“发现你在紧追”、“很哈哈”。回首那一天,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做好报道工作,把最真实的室外气温直观地传达给每一位市民。我早已忘记了我是一个人——湖北频道记者邓子怡“在现场,我感受到‘国家繁荣昌盛’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词。”国庆节10月1日,在泰山顶上举行了升旗仪式。在克服了信号传输的困难后,设备第一阶段的布景和信号测试,随着太阳升起,我和同事们站在临时搭建的直播舞台上,“中国红”在屏幕上、人群中、山顶上飞扬,随着《志愿军进行曲》的奏响,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覆盖着远处的红日和脚下的云海,那一刻,我的心跳跃起来。记者,我有幸来到现场,通过镜头与大家分享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在现场,你更能感受到“国泰民‘一’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这场直播捕捉到的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的忠诚和爱。”——山东频道记者唐磊“面对事务和诈骗,每次采访都如履薄冰。”作为央视啄木鸟消费投诉平台记者,面对活动和诈骗,每次采访都如履薄冰。曝光不是为了扩大焦虑,而是为了确立改变。当获得的证据引来监管部门的调查,当消费者表达感激之情时,那种推动社会变革的韧性是任何奖项都无法比拟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我明白了背后的爱心分量。对于记者来说,这是捕捉时代的重要机会,也是职业成长路上的一份重要礼物。今年夏天,我有幸与《我的母亲》作者阿三山和热爱读书的农民工刘诗莉面对面交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我明白了文字背后的爱的分量,看到了平凡个体中隐藏的不平凡。相关报道发表后,我在微博上获得了30万+的点赞。这个认可让我受到了启发,在网友的数千条评论中,一些相关建议也让我认识到了采访的不足,看到评论的不足和加速成长,是我作为一名记者在2025年得到的双重祝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新闻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时政部记者 郭嘉丽 “当我们不断追问历史的意义时,“答案或许就藏在他泪流满面的眼睛里。”今年7月初,为了追寻“铭记历史、崇敬先烈”的主题,我专程前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看望99岁的抗战老兵林拉来吉。林老先生一只眼睛失明,身上多处枪声,但说起抗日往事,他的精神依然很好。只是他能清楚地记得那场战斗的许多细节,甚至能完整地唱出《松花江上》,“何年何月,我才能回到我可爱的小镇?”他的声音微弱,歌声孤独,仿佛来自岁月的深处。这位近百岁的老人用全身的伤痕记录着个人与国家之间象征的历史——那个被子弹打飞的鸭舌帽受惊的年轻人,那个在时间的时刻吹响号角的血腥战士……时间流逝,他的记忆可能会消失。但他的热情是我从学生时代就学到的,推动问题的解决,让我们看到了新闻管理的强大力量,感受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11月3日,我收到两个月前举报人的手写便条,内容是‘小区儿童游乐区建设不达标。 “谢谢你的来信,看着当事人温暖的文笔和真挚的话语,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如何‘承担道德责任’、‘写文章’?这是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学会的。收到的每一次感谢,都是对我学习的点评,都会鼓励我继续前进。——广东频道记者郑少春“用最优秀的读者和观众的智慧和眼光,走得更深、更远。”每一篇稿子都耐心地积累和完成,视频剪辑耐心等待,面试安排在我之后任何的波折,以及意想不到的“热门发现”和“热门榜单”,都是努力之后的巨大治愈。今年我有幸采访了很多作者专家和企业领袖,从底层经济到“人工智能+”,从机器人到放置智能,从经济创新和贸易趋势到提问、记录、写作、编辑的经验,我用了最优秀的读者和听众的引领和阅读的智慧和视野。这种获得感让我很开心。 ——金融中心记者 黄昂金 “当我亲眼目睹法治的种子在许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时,我亲爱的,还是这个职业带来的荣誉更多。”作为法治频道的记者,最幸运的是能够坚守在法制教育第一线,作为记录者见证法治力量的传播。我每天都怀着热情和好奇心对媒体新领域进行深入反思,并有机会与法律专家、本土“法制人士”以及广大网民进行互动。我不是唯一一个。聆听对“网络暴力”的深刻警示,也见证法制教育的及时应对。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加深了对法律的理解,也了解了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这些真实的看法对我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遵守法律得到广泛传播,切实帮助他人维权,见证法治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成就感满满,我更加体会到这个职业的荣誉。 ——产业生态部记者 全飞 “7月底的洪水报道,成为我新闻生涯中又一个难忘的记忆。”他平均每天开车300多公里;先后10余次前往密云市石城镇、冯家峪镇、太师屯镇怀柔区六里庙镇;他成为第一个深入失落的村庄——六里庙镇双文铺村的媒体记者……7月底的洪水报道,成为我新闻生涯中又一个难忘的记忆。当一群被困人员对着我的镜头说:“谢谢央视的关注!我们都安全了”时,连日来身心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用镜头展现受访者的真实状态,给观众带来最真实的第一手报道,是我作为一名记者始终践行的职业道德和使命。 ——日经频道记者王金文 “我很幸运能够用笔和相机记录下这一幕。” 2025年最幸运的事就是一次又一次见证贵州大地上“开山路、架水桥”的奇迹如何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在黔西花屋村,我行走着崭新的““美丽乡村四条路”,看着满载苗绣、黄米糕、姜黄孩子的卡车驶进山里,村民们的笑容比以前更加灿烂;而在花江峡,当“世界第一高桥”跨越自然的孤独时,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工程的震撼,更是它活跃的无限可能——桥梁与旅游的融合,为游客带来了药品、农产品、民宿、一条路、一座桥,拉近了地理距离,却拓展了民生温情,我有幸能够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来。”我害怕社会,会被迫成为社会牛。不容易。”2025年的关键词是“改变”。我开始从幕后走向镜头前,参与了我们公司大部分的现场和镜头工作。部门变革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挫败的过程。我害怕社会,需要成为一头社会牛。我已经习惯了用语言表达自己。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但自豪的是,我做到了,而且结果还不错。为庆祝今年农民丰收,南昌安义县进行了一场水稻非遗直播,时长约40分钟。这是我今年第四次参加直播。我的全身状态变得轻松了,大家都说效果不错。很高兴见到你! ——江西频道记者 周蓓 “能够站在这里,记录这深蓝色的行军,是作为一名记者最大的幸运。”海上,我们迎着海风航行,听MGA海事人员讲述LNG加注如何从“华南第一船”走向“全区范围”;在中国海事博览会上,我们站在了参观“海基二号”模型,感受我国深海装备的硬实力;我们聆听了“海洋石油观澜”如何在台风中稳定发电,看到了漂浮式风电的未来。曾经残留在文件中的“海洋新生产力”呈现在我们眼前——从智慧航道到无人船,从深海机器人到绿色甲醇船,深圳用硬核科技和蓝色梦想回答“海洋强国”时代的问题。能够站在这里记录这次深蓝的行军,是所有记者最大的幸运。 ——新闻台记者张锡伦 “我会继续追风,记录暴风雨中闪耀的‘微光’。” 2025年的海南成为台风“打卡区”。从6月13日抵达海南的第一场台风“蝴蝶”,到“建宇”、“花嘎莎”……2025年,我像一只追风的小鸟,一次又一次地冲向风圈中央,记录着台风过后废墟中的灾后重建场景。作为一名记者,2025年台风季节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的“成人礼”。我学会了在暴风雨中保持冷静,在废墟中寻找希望,在灾难中见证人性。飓风季节将于 2025 年结束。风会停止,但故事不会停止。我会继续追风,记录暴风雨中闪耀的“微光”。讲好海南故事,传播海南声音。 ——海南频道记者索迪 “最感人的新闻,藏在最平凡的故事里。”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今年暑假,我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探访“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在村里“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业主潘春林指着新安装的电梯,高兴地说:“以前,客人住一天就走了。二十年来,他亲眼目睹了雨村从烟云缭绕的天空到摇曳多姿的竹海的转变,他的春林别墅也实现了从人烟稀少到人头攒动的华丽转身。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潘春林来说,就是他的日常生活,他的眼神里始终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是对“两座山”理念的坚定信念,是对祖国的热爱,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那一刻,他的决心深深打动了我,作为一名记者,我也感受到,最感动的新闻就藏在最平凡的故事里——浙江卫视记者向南,“这次直播让我从‘新闻新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5年播出的是“冲击2025年高考第一天”的实战——不是像无数场预设剧本、可以重复的课堂模拟,而是真实的未知的新鲜温度。以前在练习单人直播和两次专访采访时,总是在语速、吐字、姿势上挣扎。我只是机械地传递信息。直到我坐在演播室,看到面前的镜头,我才意识到,新闻的关键不是言语,而是言语的严谨和优雅,以及用真实的镜头和平实的文字传达信息的责任。这次直播让我从一个“新手”——社交媒体运营部编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楚锐杰:“他说60岁是成功的年龄,80岁也是老了。” 2025年,作为一名编辑,对我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事情就是开始接触衰老的原因并参与其中主题报告《老龄化盛典·银发模特》。我写好采访提纲,拎着相机,走在受访者中间,面对面深入讨论。第二批女飞行员苗晓红出任当天,北京整天下着大雨。我们一边操作相机,一边记录她美丽的表情和片段。他说,即使你已经100岁了,只要你还能动,你仍然会勇敢。我觉得这和记者敢于冒险、敢于拼搏的精神很相似。 - 客户运营部编辑。胡军山“作为一个新人,我对记者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当“瓷娃娃”要站起来时》的拍摄是我进公司后作为剧组人员的第一次出差。这次旅行我受益匪浅。一方面,受访者家人应对生活所表现出的韧性让我深受感动;我对pro有了新的认识记者的职业,不仅体现在工作上,更体现在内容创作上,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很多前辈同事都在为新闻事业奋斗在第一线。作为一个新人,我受到了启发——视觉创意工坊的记者。沈洁慧追查事件真相,记录人间热度。央视现场!制片人|王伟、张琼文、刘娜
电话
020-66888888